正在加载

古代人结婚的规矩(古代人结婚的规矩有哪些)

  • 作者: 刘坏夕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10-24


1、古代人结婚的规矩

古代人的结婚规矩

一、婚嫁的年龄

在古代,男女婚嫁的年龄往往是由父母或媒人决定的,有一定的限制。一般来说,男子在16-20岁,女子在14-18岁左右便到了适婚年龄。

二、婚配的原则

古代婚配有以下原则:

1. 门当户对:讲究家世背景相当,避免双方社会地位差距过大。

2. 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:婚姻由父母或媒人撮合,子女一般无权自行决定。

3. 八字相合: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经过合婚,认为相配才能成婚。

三、婚前礼仪

婚前礼仪主要包括:

1. 定亲:双方交换信物,表示婚姻意向,正式订立婚约。

2. 纳彩:男方送聘礼给女方,表示求婚之意。

3. 纳吉:女方接受聘礼,双方正式定下婚期。

四、成婚仪式

成婚仪式主要包括:

1. 迎亲:男方带着迎亲队伍到女方家迎娶新娘。

2. 拜堂:新人向天地、祖先和父母行礼。

3. 合卺:新人共饮一杯交杯酒,寓意结为夫妻。

4. 入洞房:新人共入洞房完成婚宴。

五、婚后习俗

婚后习俗主要包括:

1. 新婚之夜:新人洞房花烛夜,俗称“合卺”。

2. 见家长:新人分别拜见双方父母。

3. 回门:婚后三天或一周,新人回女方家探望。

2、古代人结婚的规矩有哪些

古代人结婚的婚嫁习俗

古代的婚嫁习俗与礼仪繁复多样,受社会等级、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,各朝代有所不同,但总体上遵循以下基本流程:

1. 求婚定亲

议婚: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长提出议婚。

纳采:男方送彩礼(聘礼),女方同意后,正式定下婚约。

纳吉:男方再次送礼,表示吉日已定。

2. 迎娶婚礼

请期:男方请媒人送聘书,商定迎亲吉日。

迎亲:迎亲队伍由男方至女方家迎娶新娘。

拜堂成亲:新人行三拜九叩之礼,婚事正式完成。

3. 回门探亲

回门:婚礼后,新娘会回娘家探亲。

归宁:数日后,新娘和新郎一起回娘家拜见父母。

古代结婚的具体规矩

1. 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:婚姻大事由父母决定,通过媒人撮合。

2. 门当户对:讲究社会地位、家境相仿。

3. 三媒六证:指媒人、聘书、盟誓等婚姻必备环节和证明。

4. 嫁娶吉日:根据生辰八字等因素选择吉利日子。

5. 婚服讲究:新娘着婚服,盖盖头,新郎穿喜服。

6. 拜堂礼节:三拜天地,对拜父母,夫妇对拜。

7. 合卺交杯:新人喝交杯酒,象征结合。

8. 闹洞房:婚礼后,宾客会戏谑新人,活跃气氛。

古代的婚嫁习俗折射了当时社会风貌和礼教观念,虽然历经时代变迁,但其中蕴含的婚姻伦理和美好寓意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。

3、古代人结婚的规矩是什么

古代人结婚的规矩

婚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,在古代,结婚有着严格的规矩和礼仪,对人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一、婚姻的选择

1. 门当户对:古代讲究“门当户对”,即婚姻双方在社会地位、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应大致相当。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往往会被世人所鄙视。

2. 父母之命:通常情况下,子女的婚姻由父母包办,父母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习俗为子女选择配偶。子女一般不得违抗父母的决定。

3. 媒妁之言:媒人作为婚姻的中间人,负责沟通双方家庭,传达意见,促成婚事。没有媒妁之言的婚姻会被认为不合法。

二、婚前礼仪

1. 纳采:男方派媒人携带礼物前往女方家提亲,女方家表示同意后,称为“纳采”。

2. 问名:男方媒人向女方家询问女子的姓名和生辰八字,双方互换庚帖以确认婚事。

3. 纳吉:双方交换庚帖后,男方再次派媒人携带礼物前往女方家,征求女方父母的吉日良辰。

4. 纳征:又称“下定”,男方携带聘礼前往女方家,正式提出求婚,女方家表示同意后,婚事基本确定。

三、婚礼仪式

1. 迎亲:婚期当天,男方派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迎亲。女方父母会将女儿送上花轿。

2. 拜堂:迎亲队伍到达男方家后,新人将在拜堂厅内向天地、父母、祖先行拜礼。

3. 入洞房:拜堂结束后,新人将进入洞房,举行合卺礼,象征夫妇结合。

4. 闹洞房:亲朋好友会进入洞房,捉弄新人,增添喜庆气氛。

四、婚后习俗

1. 回门:婚后第二天,新人会回娘家探望父母,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
2. 圆房:婚后第三天,新人会举行圆房仪式,正式开始夫妻生活。

3. 婚礼结束:至此,整个婚礼仪式才算正式结束,新人成为正式的夫妻。

古代人的结婚规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教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,对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。时至今日,一些古老的婚俗仍保留在现代的婚礼仪式中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